首页

新闻关注

研学基地

首页 > 新闻关注 > 正文

【基层特色】以人才需求为导向 推动高质量就业——信息学院院长刘国柱教授谈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

2017-05-16  点击:[]

以人才需求为导向,密切校企联系,适时调整教学方案,培养了一批创新意识高、应用能力强的专业人才。

“最主要的是要摸清企业的需求。”刘国柱说。为适应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对相关专业人才的新需求,及时跟踪计算机研发的新技术、新应用,信息学院对用人单位和相关高校频繁进行走访和调研,建立了适应市场需求的教学方案动态调整机制,将收集到的反馈意见及时体现在课程授课和人才培养计划中。如:随着手机端各种应用的增多,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将软件工程JAVA方向及时调整为移动互联网开发方向;为了加强界面设计环节,增加了HTML5课程讲座;随着IOS开发的人才需求下降,及时将《嵌入式设计》课程的讲授内容调整为Andriod开发等等。

也正是因为这种对相关人才需求信息的快速反应,使得信息学院一次次抓住了机会,为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了更为宽广的空间。刘国柱说,印象最深刻的是和浙大网新执行总裁钟明博的一次交流,得知日本企业急需数量较多的相关研发人才,而这种人才需求与信息学院毕业生的吻合度很高。经过仔细研究,2015年下半年,信息学院在2016届毕业生中选拔22人,参加日语训练和专项训练。其中18人已成功获得了去日本工作的机会,入职年薪便是20-30万元人民币左右。

信息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和老师,每年去企业调研不少于20次,主要为了摸清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状况,并及时跟踪毕业生在企业的发展情况。他们还注意通过Email、电话、QQ、微信、调查报告等方式和相关企业负责人保持联系和沟通,不仅获得了企业最新的人才需求信息,也收到了用人单位对学院毕业生的诸多正面评价。京东金融技术总监侯寅鸣这样评价现在该企业工作的我校信息学院2011届毕业生张文浩:“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都比较突出,相比同类高校学生很有竞争力”。浪潮集团副总蒋文博认为,青科大的学生理论知识扎实,语言基础和动手能力也不错,在公司也是重点培养对象;博彦科技副总裁张靖表示,相比同类高校生源,青科大的学生动手能力比较突出,稳定性比较好,也能很快的融入公司文化,博彦很乐意多招聘青科大的学生。

以增强应用能力为抓手,强化针对性培养,为不同层次毕业生提供就业支持。

为不断拓宽学生的就业面,信息学院不断强化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并从学生的差异化培养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院现有6个专业都设置了两个专业方向,形成各个专业方向差异化竞争的局面。其中通信工程专业分为无线通信网络应用研发和通信网建模与仿真两个方向,软件工程专业分为移动互联网开发、嵌入式软件开发两个方向。

“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较早的明确将来的研究方向,又避免了就业时可能出现的同学间的就业竞争。”刘国柱说。不仅如此,学院还注重发挥案例教学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每个专业开设的《导论》型课程中,均要求以机器人为背景进行有针对性的授课,这种“麻雀解剖式”的授课方式,不仅能够使学生们较为形象的了解各相关专业间的内在联系,而且能较快地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进而确定相应研究方向。

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毕业生量身定制就业方案,开展有针对性的培养,是信息学院促进毕业生就业的又一举措。刘国柱说,针对学院考研落榜者与研发能力偏弱者,学院实行了托底就业技能实训,利用学生业余时间邀请研发企业,定制青岛科技大学与企业的“校园培养”计划,诸如开展Web方向、安卓方向、NET方向、IOS开发免费短期实训课程等,通过项目开发、技术实践应用等形式,促进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

每年3月份信息学院都会邀请学生信赖的多家实训企业集中为学生进行培训项目宣讲,让同学们一次性掌握多家企业信息,选择出最适合自己的实训项目。这一做法成效显著,仅2015年,就有6名学生经过企业培训获得月薪一万元以上的就业岗位。今年,学院邀请了10余家企业为全院40多名毕业生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培训,其中包括HTML5前端工程师、IOS开发工程师、嵌入式系统工程师等多项专业技能精尖化培训,为这些毕业生顺利就业提供了较为扎实的技术支撑。

发挥教师示范引领作用,以创新促创业,创业反哺教学。

“指导教师在学生就业方面的引领作用极为重要。”刘国柱说。毕业设计指导老师与用人单位有各种各样的合作,导师不但负责毕业设计指导工作,学院更加强调导师对毕业生就业方向引导、单位推荐等工作。近年来,每届都有20%左右的毕业生就业来自于导师的推荐。

信息学院的老师们都有自己的研究课题,在此基础上,学院设置了不同的兴趣小组。这些兴趣小组由学院老师带队,感兴趣的同学自愿加入并开展研究,如陈显利老师开展的国防方面的虚拟仿真研究小组;马兴录老师致力于让智能化色谱仪走向普通家庭;李海涛老师开展海洋智能化管理方面的研究小组;王剑峰老师的智能充电桩研究小组等等。实践证明,这些兴趣小组不仅引导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增强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应用能力。王剑峰老师带领2013级本科生苏文星等开展的智能充电桩研究,已经攻克了技术难题,基本实现了半小时内快速充电。苏文星同学也因此成为青岛特锐德公司的主要研发人员。

信息计算机学科发展更新速度快,学生相对比较活跃,创新和创业的热情较高,学院实行以创新促创业,创业反哺教学的方法来激发和培养同学们的创新能力。在2010级张中正创业成功的基础上,学院总结并为学生配备团队,2012级的闫志祥同学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创业成功,现在的年营业额已经突破500万元。这些创业成功的学生正在联合为学院的实验室建设和学生创新工作投入资金支持。

加强与国外高校联系,提高出国留学生的规模和质量。

信息学院与韩国光云大学在半导体和通信技术领域合作多年,形成了长期稳定的联系。经过努力争取,学院每年可以选派若干名本科毕业生到韩国光云大学进行硕博连读,且不需要缴纳任何学费。当前在该校信息学院毕业的在读留学生已经达到22人。

凭借本科期间扎实的专业基础,以及韩国光云大学良好的实验条件、较高的培养质量,学院选拔的毕业生在韩国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据统计,硕博连读期间,该学院每位学生都能发表1区2区的SCI文章5篇以上。学院选拔的学生得到了对方的充分肯定,韩国光云大学信息院长这样评价我校学生:“来自青岛科技大学的学生,学习勤恳,适应能力强,动手能力和实践方面也很强。”

除了半导体和通信技术领域,信息学院计划接下来将和韩国光云大学在纳米、信息等领域开展进一步的合作,并将学院30多位老师的研究方向与课题带到了韩国,以期实现中韩之间教师的对接,并将进一步结合学校的特色专业发展本学院的学科,提高成果和论文的水平,推动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松岭路99号

电话:0532-88959937 

邮箱:qkdcy201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