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在“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大潮中,机电学院抢抓机遇、主动布局、统筹兼顾,学院、教师、学生三位一体推进科技创新工作,把科技创新打造成学院的一门必修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近年来,培养出了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形成了创新创业螺旋式发展体系和独具特色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统筹兼顾搭建科技创新平台
机电学院统筹兼顾,在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保障制度的同时,积极做好校内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尽最大可能为师生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科技创新资源,推动科技创新向更高层次发展。
建立“3M保障制度”(money,management,markting),切实为学院科技创新提供保障。一是科技创新经费奖励制度。2014年以来,该学院每年筹措经费20万元用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其中10万元设立科技创新立项基金,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充分的经费保障。二是管理指导制度。为保证科技创新活动的实效性,机电学院专门成立了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科技创新相关立项管理办法,明确教师科技创新责任,并设置32学时创新与创业课程,自上而下加强学院对教师和学生科技创新的管理和指导,形成完善的全覆盖的管理指导体系,以确保对学院科技创新的管理和指导。三是成果市场化制度。机电学院对于有较大创新价值和应用潜力的项目,继续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继续支持参加学术会议、发表论文,帮助学生申请专利,促进成果转让,加速科技创新成果的市场化。
固本培土,优化资源配置,搭建校内科技创新发展平台。该学院依托现有创新实验室、实验中心,利用现有实验设备,搭建起校内科技创新发展平台。依托国家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项目,进行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虚拟平台的建设;以青岛科技大学机器人中心为依托,让学生业余时间参加高科技的课外实践活动;以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际化机械类人才培养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为依托,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利用与日本株式会社ALPS技研合作,成立青岛科技大学创业与创新中心,组织大学生创新与创业大赛;学院筹措资金成立3D打印实验室等。学院统一安排,开展“科技嘉年华活动”,对获奖作品进行集中展示,并利用课余时间开放3D打印实验室、机器人中心、工程训练中心,并安排相关教师进行指导。既充分利用学院现有平台和设备,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开源活水,引进外部资源,开拓校外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学院在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基础上,积极拓宽渠道,搭建起了创新人才培养的校外平台。利用大学生创业平台,将学生科研成果进行生产转化;密切与企业合作关系,先后与青岛畅隆电力设备有限公司、青岛锦绣铁路客车配件有限公司等达成协议,设立奖学金,成立实习基地,拓宽大学生实习实践渠道;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为牵引,带动学生科研项目,搭建本科生科研大平台;重视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制定实施各项措施,鼓励并支持大学生创业,2015届、2016届毕业生6人自主创业,学院、学校积极为他们提供培训、场地、宣传等支持,帮助他们的公司更好的运营,也为学院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
活力提升,催熟科创成果,搭建全方位立体化参赛平台。经过多年探索发展,学院形成了“一院五赛”、师生广泛参与的局面,搭建起了创新人才培养的参赛平台。依托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协会、节能减排协会、机器人协会、帆船游艇协会、挑战杯创新协会等开展“一院五赛”专业竞赛、技能大赛,借助比赛加速了学院科技创新成果的成熟。2016年,该学院学生在各级、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取得了喜人的成绩,200余人次在国家级以上大赛上获奖。其中,获全国一等奖10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19项;山东省一等奖31项、二等奖30项、三等奖35项,学院获省级奖项总量稳居全校前列。5名学生获评2016年山东省大学生优秀创客,1个社团获2016年山东省优秀科技社团。学院获批“2016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7个。机电学院“机电梦创工厂”获校级首批“创客空间”,同时,学院荣获2016年青岛市大学生创业精英BEST计划(高校组)一等奖。
教师:师生协作式共走科技创新之路
创新不是无源之水,学生也不会无师自通。机电学子在创新创业中屡获佳绩的背后,是一路默默相伴的老师们。
付平教授是机电学院硕士生导师,山东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导师。连续多年指导学生参加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大赛,所指导学生团队先后获得一等奖7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项。谈到大学生创新创业,她说,我们能做的,就是给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老师们带领学生参赛,都是一对一指导,从方案的确定,模型的加工制作到调试,甚至是学生写的申报书、说明书,画的图纸,做的视频,答辩的PPT都要一一指导,一句话,只要学生需要,老师们都会尽最大努力去支持。
杨福芹教授也是这种贯通培养模式的实践者,她即是硕士生导师,也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指导教师。正是在她的指导下,机电学院谭业成等五位同学的参赛作品《“互联网+快递一体化设备”》荣获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创造了我校参加此项学科竞赛以来最好成绩,标志着我校实现了该项大赛全国决赛奖项零的突破。
经过多年的不断求索,薪火相传,机电学院在科技创新领域打造出了三大金字招牌——青岛科技大学机器人中心、海狼游艇工作室、机电学院科技创新协会。本着“低年级学生进平台,长本领”、“高年级学生出成果,产效益”相结合,“四年不断线”式的科技创新发展模式,推动着学院科技创新活动由基础的“一院五赛”向“一科一赛”稳步发展,由单学科分立式向多学科集成式的实践模式转变。在学院内打通专业,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以机器人中心、海狼游艇工作室、科技创新协会等特色团队引导各专业学生零基础加入创新创业团队。进入高年级,学院开放专业实验室,尤其是近几年成立的各类高精尖实验室,设立指导老师,带领已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学生进入专业领域进行创新创业。
田智琦是大一的学生,在导论课上段振亚教授发现该生有个比较好的构想,但考虑到现阶段他专业知识有所欠缺,便给他搭配了大三学生柳斌组成团队,进行项目研发。“当时,我考虑完开题的可行性,就和他们一起讨论加工方案与加工细节,并帮他们联系工厂进行加工,于是就有了现在的‘小型蒸发式水冷空调’项目。”谈到这些,段振亚说,大三大四的同学专业知识更为扎实,绘图和设计能力较强,是科技创新团队里面的主力军,大一大二的同学虽然专业知识较弱,但胜在思维不固化,经常有新奇想法,两者搭配在一起,相得益彰。同时,低年级的同学在积极的参与各种科技创新活动时,不仅在活动中整合了已学知识,深入理解所学理论,更使自己的能力不断得到提升,为成为机电学院的科技创新团队主力军打下基础。团队人员虽新旧更替,但整体呈现有序发展,科技创新的源泉也就不会干涸。
“我的毕业设计可以说提前一年多就开始动手啦,在我目前工作基础上认真总结总结,提炼提炼,肯定比匆匆忙忙赶出来的论文强多了。而且有了之前的基础,我还可以继续跟博士研究生的导师开展接下来的研究。”已被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录取为直博生的陈天驰同学谈起本学期的毕业设计任务十分感慨。这样的情况,在机电学院的各个科技创新团队中屡见不鲜。“陈天驰同学由于在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学术论文发表方面表现突出,我给他拟定的毕业设计题目紧密结合他在本科期间完成的轮胎试验机创新设计制造和博士研究生期间将要开展的复杂机电产品智能制造,希望他能对本科期间的科技创新活动进行理论总结和提升,并为今后开展更加深入的创新研究打下良好基础。”陈天驰的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胡海明教授如此介绍其毕业设计工作。
在这样的教师团队指导下,在这样跨学科的平台支持下,各个专业的学生从进入大学伊始就可以接触到创新创业的培养和熏陶,并形成一批多学科、多专业交叉融合组成的科技创新“最强战队”。
学生:多学科集成式推进科技创新实践
科技创新,三位一体,学生是主体。科技创新的大头不是平台的搭建,而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舞台,充分发挥其创新潜能。“科技创新不是搞搞活动,创新创业教育是学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不仅要做大做强,还得做深做透,与学院的教育教学融为一体,在实践中找问题,带着问题进课堂,所以我们一直在把科技创新作为一门必修课的思想理念灌输给学生”,机电学院院长何燕这样说道,该学院积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从分立式转向集成式,从授课型转向研究型,而要实现这种全方位“双创”教育模式的创新,就需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尽早尽快地参与到创新创业活动中来。
正在读大一的李皓月参加了由栾德玉老师指导的,来自不同专业五名学生组成的竞赛团队,凭借他们的设计作品——生物质超亚临界水液化反应装置,在今年的节能减排大赛中一路披荆斩棘,从校级比赛到省级预赛,再到省级决赛,现在已经成功进入到全国比赛的阶段。谈到参加竞赛的感受,李皓月说,自己最初是通过学长引荐加入竞赛团队的,以前自己听到“科技改变生活”这句话时,总是觉得很陌生,一种遥不可及的感觉。但在亲身参加了科技创新活动之后,自己对这句话有新的理解。“科技的力量还是很大的,对于我们大学生也并非遥不可及,只要愿意尝试,每个人都可以用科技来改变生活。”
机械工程专业的雷凯也是从一年级开始,就加入科技创新的队伍中去,开始和同学一起负责避障机器人小车以及快递自动化设备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而此时他的专业课也刚刚开始,学习机械工程专业的他,欣喜地发现,课上所学与他的创新活动如此匹配,书本上的“死知识”遇到了科技创新的实际问题便“活灵活现”起来。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以及山东省机电产品创新设计大赛的获奖,更是让他对机械“如痴如醉”。
今年将要毕业的2013级机械工程专业的黄灿所在的“PEC橡胶机械科研团队”就是秉承了多学科集成式发展理念的这样一直队伍。该团队由成员由2013、2014、2015和少部分优秀的2016级学生组成;专业涵盖机械工程、高分子加工机械工程、船舶、工业设计专业等,截至目前,该团队已参加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西门子杯”工业自动化挑战赛等各类比赛,并多次荣获一二三等奖及一次特等奖。回忆起2016年10月加入青科大PEC橡胶机械科研团队至今,黄灿感触颇多:“交叉学科肯定是很有优势的,比如说机械与自动化相结合。我所学的机械专业是学习机械结构的运动方式,而自动化技术的加入则能够让这些机械结构运动起来。”
多学科优势不仅体现在产品的制造与生产,不同领域人才聚集对每位团队成员发展也起到促进作用。由目前已成功晋级到全国比赛的“浅海浒苔收集机团队”也是由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组成,打破了以往仅限各自专业内组建团队的局限性。不同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得以相互补充,相互融合,增强了团队整体实力,也正是由于这个关键因素促使浅海浒苔收集机研发成功。在谈及自己此次参加比赛的收获时,该团队的李梦圆说:“这次比赛,从刚接触这个课题,到现在一路通关进入国赛,可以说我参加了比赛全过程,参与了对作品每个细节问题的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我熟练掌握了画图与3D打印技术,而且本学期我所学习到的专业知识在此次作品制作的过程中得到运用,自己对所学内容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采访结束时,付平老师说,多年来,学院组织学生参加包括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大赛在内的众多赛事,为学生搭建了广阔的发展平台。同时积极鼓励学生跨专业组建团队,充分发挥学科交叉的作用,这一点自己感受深刻,她说:“以前我们参赛的学生比较少,专业比较单一;而现在参赛学生涵盖了机电学院几乎所有的专业,每年能有一百多个项目参赛。同学们参赛作品质量逐年提高,获奖层次越来越高,获奖数量越来越多。而且在参赛过程中同学们收获的不仅是获奖证书,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助能力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原载于《青岛科技大学报》第804期2版)